獨角仙在台灣是甲蟲王者(鞘翅目成員統稱為甲蟲),是鞘翅目中體型最大的,且身為金龜子科的他也有具光澤的鞘翅,頭上碩大的犄角是他明顯的特徵,不過這也僅限於雄性個體,沒有犄角的雌性個體看起來就是比較大隻的金龜子。就我自己的觀察,野外獨角仙個體體型差異極大,從3公分到8公分以上都有,查找相關資料後發現與幼蟲期可獲取的養分有相當大的關係。想起有句話著麼說「蟲以食為天地」,因此我們從食性來認識,獨角仙成蟲主要以成熟水果的汁液或光臘樹(也稱白雞油)的樹液為食,每年的6至7月為大量發生的時間,會聚集在光臘樹上,數量多時一棵樹上可以聚集上百隻,因此如果要找獨角仙,先找光臘樹準沒錯的,不過也不是每一顆光臘樹都會有獨角仙喔!獨角仙的幼蟲(也稱雞母蟲)以腐植土為食,若附近沒有足夠多的落葉、枯枝形成的腐植質,就看不到獨角仙出沒,因此更準確來說,是要找到在森林裡的光臘樹。
岸境濕地種了整排的光臘樹,每年這些貴客都會準時光臨,希望各位開心觀賞後不要將獨角仙帶走,這樣族群才會越來越繁盛,下次再來才能有更豐富的生態.
ps:獨角仙資料引用自財團法人環境資訊協會